标签 习惯 下的文章

俗话说的好

“熬夜晚起毁上午,早起学习傻一天”

熬夜学习与早起学习

一直是一个争议不休的话题

你站哪边呢?

早起派

7:00起床去自习室,7:30开始看书做题背单词,一整套题做完,看下时间10:00!短短几小时,可以做好多事,而且还有大把的时间做更多事。这波稳赚不亏!
早起派

晚睡派

吸天地之灵气,集日月之精华,修仙路漫漫!晚睡派怀着对白天辜负时光的愧疚感,会更加珍惜晚上的时间。而且,夜深人静,万籁俱寂,没有喧嚣的环境,更有利于思考、学习!
熬夜派

1978年,美国圣约翰大学的Rita Dunn教授,做了一个一天当中记忆力比较的实验.根据结果,他们将记忆最佳时段分成了四大类:

  1. 大约30%的人在早晨记忆力最佳。

这些人在醒来时就已做好了吸收新知识的准备。

  1. 大约30%的人在下午记忆力最佳。

他们往往在午饭之后才算是真正活了过来。

  1. 大约30%的人在晚上记忆力最佳。

他们就是所谓的“夜猫子”。

  1. 大约10%的人没有任何时间偏向性。

他们似乎在任何需要进行学习的时候都能够集中精力学习。

也就是说,要早起还是晚睡

首先要找到自己记忆最佳时段然后对症下药

首先,从任务的角度看:

1.早上提前半小时起床,难以进入学习状态,可以进行浅深度任务,比如记忆。

2.晚上延迟半小时睡觉,做难题可能导致大脑过于兴奋,可以尝试整理错题,笔记,预习等。

3.另外,晚上学习,大脑会有潜意识复习功能。

其次,就个体差异来看:

有的人能够接受延迟睡觉,有的人能接受提前起床,甚至提前后会有一种内心优越感,安逸感。

我们不必非得和别人同步,只要能保证对第二天不造成影响,自己能够承受住,就是适合自己的。

早睡早起对身体好,这是毋庸置疑的,但仍然有很多人选择熬夜休仙!!!

熬夜不好,建议通宵~

送给夜猫子们一些小贴士

希望可以将熬夜的伤害降到最低~

注意事项

1、熬夜前,吃一颗维他命B群营养丸,增强人体抗压力。

2、熬夜饿了不能吃泡面、油炸食品等,以免火气太大。

3、熬夜就要对得起这两个字,不可以中途休息!就像机器一样,突然开关,对身体机能非常不好,所以熬不住就去睡或者熬到把事情解决掉。

4、多喝水,而且是温热的白开水。

5、熬夜时,大脑需氧量会增大,要时不时做深长呼吸。

6、熬夜隔天要中午小憩,补足前一天的睡眠债,时间控制在一小时内哦!

博主我也有逛快手的习惯~今天看见一小视频,里面的内容我觉得有必要手册一下,这主要讲的一些在学习上学得更好的方法:
1、志存高远
高尔基说过:“一个人努力的目标越高,他的才能就发展的越快”。尖子生首先有一个明确的远期目标,再次针对每一个小阶段又确立了近期目标。环环相扣,步步逼近,最终成就大事。(张超的例子)

2、自我约束
一旦打开 书本,尖子生绝大多数都能做到静专思主,告别三闲。精力高度集中,有一种投入其中、自得其乐的状态。他们目标高远,思想单纯,不胡思乱想。他们深知,学习是大事,不容许任何事情占了学习时间。(程莎莎的例子)

3、分秒必争
尖子生学习十分自觉,有的在夜深人静时勤奋学习;有的鸡鸣即起刻苦用功;有的放学回家就趁热复习。能够闹中求静,不会太多地爱环境干扰,他们坚持不懈,做事专一,始终如故。绝不把时间浪费在无谓的事上,显示出独特的外事方法。(杨国锋的例子)

4、讲究条理
尖子生做事有主见、有策略,自己一天的学习有计划、有步骤地完成。很少盲目随从跟风对事物有独特的见解,甚至将书
本、文具等都放得井并有条。(蔡智超的例子)

5、阅读有方
学会了阅读前先看目录、图表及插图,先有初步了解后再阅读正文就能学到更多的知识。要主动地去读书,不要不断地提出问题,彻底弄懂。一有空时间,就广泛涉猎课外其他领域的知识。(张彬的例子)

6、做好笔记
老师在课堂上强调的重点,在你的笔记本里都应该找到。有位尖子生在自己笔记中间画一条线,一边记老师的重点,一边写课文里的注释,复习一举两得。都有自己平时细心积累和整理的笔记本、错题集。(张超、张玲的例子)

7、书写整洁
通常,书写整洁的解答比潦草乱画的得分高。大家都有体会,乳白的鲜牛奶装在脏兮兮的杯子里,谁喜欢喝?其实不是老师在试卷评判过程中有多大的随意性,工整地书写便于让老师判断解题的过程也是培养一种很好的书写习惯。(杨超三、左家军的例子)

8、勇于提问
课堂上勇于提问是学生渴望和追求知识的表现,要知道高分是来自对知识的透彻理解和掌握。学习的过程,关键就是把没有弄懂的问题通过提问,通过爱问,达到深入研究,仔细体会的目的。所以,好问的学生占有老师大量的资源,有一种得天独厚的优势,而不好问的学生,就主动放弃了别人的帮助,让自己在困境中越陷越深。(赵志强的事例)

9、自我测试
考前尖子生们经常从笔记中归纳出老师讲的要点,并以此列出一些模拟试题来自我测试,要是答不出来,就有针对性地再复
习。通过大量的有的放矢的自我训练,让自己对学科知识、方法策略等方面不断充实和完善,不断地熟练和透彻。

10、超量学习
老师布置5道题,不少尖子生常做10道题;老师要求读8页书,他常读到十几页。他们深知,求知就是实践,实践越多学到的知识就越多。他们能够比较主动地控制学习过程,不是在题海中迷茫,而是在做中学,在学中会,在会中悟,不断提升自己在思维方面的水平。

11、听从指导
尖子生还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谦虚好学、听从指导,从不自以为是。无论老师、同学还是父母等说的话,他们都认真领会,虚心学习。(几个失败的例子)

12、自我调整
不回避问题遇到问题能通过找老师或者同学或者自我反思进行自我调节,摒弃外界和自身的压力,自觉地放下思想包袱,化压力为动力,不管是课业繁重还是轻松顺利

时时,都保持一颗平常心。不断地对自己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在这样不断的积极心理暗示下,信心值就不断上升,通过努力,去想了、去做了,没有什么不可能的。一旦在学习中遇到了挫折,心情变得非常急躁时,就暂时停止学习,一个人静静地思索进行心态的调整,不断地在告诫自己--“宁 可不打仗,绝不打乱仗”。备考阶段与前期一样,每一天都努力学习,完成当天的学习任务,追求高效每一天,不把时间浪费在焦虑上。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这是蒲松龄在自己后期的科举考试屡次不中、落魄至极之际,亲自写下的励志自勉联。整副对联气势磅礴、催人奋进,引用了史上非常著名的两个典故和典故之后的对应结果,一个是楚霸王项羽破釜沉舟灭大秦,另一个是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吞吴国。蒲松龄以此联激励自己,终于以一部《聊斋志异》名垂青史。